Jimmy 張吉民今天受邀來到新世代扶輪社,教大家如何品味黑膠。
社友Marc Lin為此次例會特地撰寫了一篇兼具藝術及技術的分析與大家分享:
原文網址:
http://www.thedawncreative.com/blog/2013/12/11/品味的極小三角/
如果音樂,是靈魂的糧食,那麼播放音樂的器材,應該就是糧食的餐具吧~
講究的餐具,刀的鋒利度、湯匙的大小弧度、杯盤的溫盤,都是相當重要的細節。
在科技進步的推力下,無形而有力的手,把人們不甘情願地推向未知的道路,對於類比與數位之間的抉擇,總是在這強大的科技黑手下,令人不安的選擇。
在Walter Benjamin著作「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」裡,對當時攝影技術的曝光時間,提到影像內「Aura」靈性的哲學思辯,在數位攝影來臨時,有很多電影導演還是有著用傳統底片的堅持,當然在數位音樂的方便與流傳之際,黑膠音質的懷念,有品味的人仕還是在追求類比訊號的連續性。
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,一系列聲音技術的革命技術就此展開,到了黑膠唱片時代,走進了全民的生活,它利用物理原理,像史前時代的人類將看到的刻在岩壁上,而留聲機是把聲音刻在膠片上,可以說它一種聲音的視覺語言,只是讀取的是機械,這些細小刻紋,轉換成電流,利用磁鐵振動著空氣,產生聲音。
這錄製、保存、讀取、播放的幾個步驟,讓聲音在時間裡保存了下來,可以重複的播放,由數學的圖表來看,這原始人類對聲音的記錄,是捕捉瞬間聲音的振動,經過時間演進,記錄成連續性的波形。
數位時代早期的技術,科技利用微積分相似的原理,把二維波形切割,在時間軸上的記錄精緻度(sample rate),以 Hz 度量,而在音波的振動幅度上,因為數位的二進位,以 bit (二進位)來記錄瞬間波長高度的緻度,就 CD 而言,一般的規格是 44,056 Hz (44.1KHz) sampling rate,16-bit linear resolution,也就是一秒鐘內記錄44,056次,每次對波長的採樣精緻度有 16 bit (= 65,536) 階層。
在網路科技推動影音全面的數位化後,更推出 24 bit / 96 or 192KHz 的數為規格,簡言之就是把波形切到更小,更接近連續性的擬真,很多技術性文章都說這已經超越了人類耳朵能接收的範圍。
在眾多的數位化自己的高傳真以及數位、類比的激戰之中,其實我們的數位科技已經進步到用更好的方法保存聲音,而且「幾乎」是與類比相同的音質,但是,不管耳朵是不是好到可以分辨那極小三角形的波形差異,類比終究是類比,在概念上,就是不同,這極小三角的區別是愛好類比式黑膠的品味人士,深信不疑的。
聲音的品味
4 bit (2的四次方=16) 32Hz (每秒32次記錄)
「品味」就是追求那些細節,儘管那些細節可能無法被感官辨識,但是收藏黑膠,玩著高價位的器材,在每面以33⅓RPM旋轉著,20分鐘左右就要換面,切換歌曲要用肉眼尋找黑膠上面空白的軌道,這些在膠片上刻畫出連續的紋路,人們肉眼隱約地看出那美麗的的黑色映出來的光,在害怕觸碰到刻紋的邊緣持取下,彷彿是細細呵護精密的聲音雕塑品,輕柔地放至轉盤上…這些雖說麻煩的過程,卻也可以讓人細心地操作音樂,並在資訊爆炸忙碌的生活中,認真、尊重地聆聽,這應該才是懷舊黑膠唱片真正博得品味人士喜愛之處吧~
後記
音樂是感受,不是器材
<文:Marc Lin; 攝影:Kylie Wan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