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迎向未來的關鍵科學」劉辰岫 dr. i

本次例會很高興由本社社友也是2012-13年度社長當選人 Ivan 劉辰岫博士,引領大家一起站到人類知識的最前線,一窺究竟科學家們到底在忙什麼?而他們的研究到底和人類社會有甚麼關聯?我們的未來又會如何被它影響?嘉賓好友,在電視台擔任製作的張競之小姐特別受邀撰文,分享她的小感想:

喜歡聽演講,喜歡聽著別人分享他們人生中的精華與夢想,但通常在選擇演講主題時,總會挑著自己喜歡的、自己熟悉的、領域接近的。昨天,總算跳脫這樣的框架。

「迎向未來的關鍵科學」這樣的主題,還真的比較少接觸。從小「數理」就是拉低我平均分數的科目,因為台灣的教育,導致我對這種會拉低分數的科目,向來都沒有好印象,能躲就躲,也不會想特別去接觸。當然也懂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影響,也感謝科學家們的付出,不過,總覺得「科學」這二個字離我還是有點遠。

昨天剛好因為主講人是自己的朋友,義氣相挺是一定要的,所以昨天又到了新世代扶輪社聽演講,也見見許多滿久不見的朋友們 我這麼愛寫心得的人,一定要來寫一些什麼,SO…HERE WE GO!

一、科學,就存在我們的生活中。
二、科學,離我們真的不遠。
三、越先進的科學就會越接近藝術,越前瞻的藝術往往也會越近似科學。

我是個喜歡幾何圖型的人,但沒想到過這圖案跟科學也有如此的關連性。「碎形」存在我們生活中,但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它的正式名稱。

「蝴蝶效應」因為電影的關係,也因為我覺得這四個字很有趣,所以印象很深刻,只是當看到「蝴蝶效應」四個字被量化成一項科學數字的時候相當神奇有趣,只能說「一步錯,步步錯」,當踏錯一小步,儘管只差了零點零一的數值,時間愈長之後…錯誤將愈來愈大…離「正途」也愈來愈遠。

「六度分隔理論」也是我滿早前就聽過的,跟人際相關沒想到也是從科學理論而來,隨著科技的發展,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緊密卻也疏離,很妙的二個對比,但卻是真實的上演著。有了FB,我們更能掌握別人的近況,卻又少了真實接觸的管道,只透過螢幕與鍵盤,所以我才會覺得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緊密卻也疏離。

昨天更大的心得與感想是,在做科學研究這條路其實是孤單的,腦子裡想的只有自己知道,也很難分享給外人,因為很多東西是個形像,很難用言語解釋,但當學會用言語分享給更多不同領域的人,將會是個挑戰,也會是件相當有成就感的事情。

當然下次如果還有科學相關的演講,我還是會繼續加入,畢竟學海無涯!

(文:張競之 圖:Andy)
更多的科普和科技藝術的跨領域資訊請至dr. i 網站 http://dr-i.info

更多精采照片請至 http://facebook.com/gn.rotary